- 繁體中文
- English
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物理治療服務以全人復康的理念,為有需要人士提供全面而優質的物理治療服務。服務由具豐富臨床經驗之註冊物理治療師主理,運用中西結合的綜合療法,再配合針對性的康復運動,鞏固治療效果並改善身體質素。
門診治療服務包括:
先進治療儀:衝擊波治療、振動治療儀、頸腰椎牽引治療、干擾波治療、超聲波治療、冷熱療等
專業治療法: 手法治療、針灸、水療、運動療法、運動包紮等
服務範圍及適應症:
職業勞損:頸肩背痛、網球手、腕管綜合症、足底筋膜炎及筋腱勞損發炎等
運動創傷:韌帶撕裂、韌帶受傷及手術後復康治療、足踝扭傷等
骨科痛症:坐骨神經痛、椎間盤突出、肩周炎、 彈弓手
另有水中物理治療課程
接受服務者(除評估服務外)必須持有註冊西醫簽發之物理治療轉介文件。
本中心之物理治療收據可作保險索償申請。
凡年屆65歲長者均可使用醫療券支付評估及治療費用。
簡介腰部及膝關節的結構及疼痛成因
教授針對性的關節伸展及姿勢矯正運動
訓練腰膝肌力及深層肌肉穩定性
冷熱敷及簡易按穴緩痛
腰背痛是十分常見的都市痛症,不論是文職人員、體力勞動工作人士、長者、運動員都有可能因受到腰患困擾。久坐久站、缺乏運動、過度勞損、姿態不當、運動創傷、年老退化等,都是較常見導致痛症的原因。
依靠止痛藥、按摩、簡單伸展、休息等方法或能短暫紓緩腰背痛;至於仍然疼痛不止者,可選擇接受物理治療、針灸等方法處理。然而「沒有疼痛並不等於問題已經解決」,我們不難發現身邊一些朋友的腰患問題總是反反覆覆,「痊愈」後打一個噴嚏、換床單用了多點腰力、乘巴士煞車閃到腰背,甚至只是睡姿不良,都很容易誘發腰背舊患復發。到底原因何在?就是因為我們沒有進行足夠的復康訓練。
我們的腰腹被多組肌肉包圍,深層的核心肌群包括腹橫肌、骨盤底肌、脊轉肌、橫隔膜。這些肌肉就如人體的「天然腰封」,如果力量及耐力不足,便不能提供足夠的穩定性,而當我們活動身體及負重時,就會增加過度伸展扭傷或椎間盤突出的風險。另外背部腿部肌肉筋膜繃緊、關節僵硬、不良姿態也是腰患反覆的根本原因。
對於有長期痛症的人士來說,「運動便是良藥」。透過針對性的普拉提運動,可激活深層的核心肌群,減輕腰背疼痛,改善身體姿勢、線條、柔軟度及平衡力
簡介頸肩關節的結構及疼痛成因
教授針對性的關節伸展及姿勢矯正運動
訓練肩袖肌力及肩胛骨穩定性
香港文職人士大部份時間對著文件、電腦工作,下班時又是「機不離手」,加上生活忙碌缺乏運動。頭部的重量大約佔體重百份之十,如果我們長時間處於案頭工作或低頭玩手機的狀態,我們後頸的肌肉要長期使力把保齡球般重的頭部固定,慢慢會出現肌肉酸軟及疲勞。合適的運動可以幫助改善姿勢、放鬆緊繃肌肉、舒緩疼痛。
你曾否受過腰膝痛困擾?無論跌打、消炎止痛藥或傳統物理治療也只能短暫舒緩,醫生甚至建議你接受手術根治?有沒有想過可以利用水中物理治療來解決問題?
科研顯示,水中物理治療對於處理腰膝痛症有顯著效果。我們下肢承受著全身體重,而水中浮力就可以幫助減輕負重,減少對關節構成的壓力,所以對肥胖人士或關節退化人士的幫助更大。
在水中活動時,愈用力或快速活動,阻力就愈大,單單在水中走路,已可達致強化肌肉與訓練心肺耐力的效果。而在室內恆溫泳池進行水中物理治療,和暖的池水配合輕量運動,更可有助促進血液循環,舒緩繃緊的肌肉。
除了物理治療門診、復康運動班及水中物理治療外,我們亦為會內護老院及智障人士院舍提供物理治療外展服務。服務內容包括帶領復康運動、評估院友活動能力、平衡訓練、痛症治療、訂購助行工具等等。更從外國引入「指揮操」,將音樂融入運動,增加做運動的樂趣。
運動治療是一門運動醫療專項,專注於預防體育運動創傷及傷患處理層面,讓各年齡層參與體育運動人士在傷患以後,得到專門手力治療與合適運動鍛練,以恢復至日常生活與運動表現的最佳水平。運動治療主要包括五個範疇 : 運動傷患預防及公眾教育、運動創傷識別及評估、駐場緊急處理、肢體及脊椎手法治療、力量及體能訓練運動治療。
課程/工作坊
單對單運動治療服務
訓練班
隨隊駐場治療服務
個別專項治療服務
動態神經治療又稱作NKT,由美國物理治療師David Wenstock提出,通過精準的肌力測試,找出腦部運動控制中心(Motor Control Center)與身體的連結,從而令身體以正確的動作方式協調肌肉活動,減低錯誤的代償動作,以針對性運動恢復肌肉平衡。
筋膜放鬆為一對一的手法治療。筋膜非常緊密,覆蓋並貫穿肌肉、骨骼、神經、血管及所有內部器官。在創傷、炎症或外科手術後,肌筋膜變得拉緊,筋膜放鬆的手法以不同按壓技巧促進筋膜放鬆和提高柔韌性。
服務介紹
現今社會崇尚身心健康,因此跑步的風氣較以往盛行。然而跑步新手們未必具備跑步相關知識,網上資訊也較雜亂。普遍坊間跑步班師生比例較高,並只注重跑步訓練,而較少提及科學理論與運動復原,所以出現不少「跑錯跑傷」的情況。因此九龍會所於2019年開展的全新程序計劃,由會內專業運動員、田徑教練及物理治療師擔任導師,為參與會友及普羅大眾提供全面的指導及分享。計劃年內為會友提供超越250人次訓練節數、評估、復康建議等等。
課程/工作坊
服務介紹
運動流暢性與競技能力影響運動員的技術發揮,是運動水平的決定性因素。而競技能力包含各個身體素質如力量、速度、敏捷、協調、耐力等,從受傷恢復到運動表現,透過有系統、科學化及針對性訓練,一站式提升運動表現,協助運動員重返巔峰。
Marco SO畢業於浸會大學體育及康樂管理榮譽學士學位,同時擁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系碩士學位。另外Marco亦是現役800米跑運動員,曾列香港排名前三;亦参與多項長跑賽事,曾獲渣打半馬拉松青年組亞軍。Marco於長跑訓練方法、跑姿分析及傷患處理等甚有心得。
言語治療服務範圍
言語治療師可以為以下患者提供專業診斷,評估和治療:
訓練包括:
言語治療師亦能為坊間的日間中心、私營機構或不同安老院舍提供專業言語治療服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