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ese YMCA of Hong Kong

Languages

Subscribe Newsletter

【家好】子女跟同學不合群,如何是好?

08-11-2021

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
子女跟同學不合群,如何是好?

 

當看見自己的子女與同學不合群,除了提供方法給子女外,更重要是先了解成因。是孩子從少如此?還是在什麼時候出現了轉變。如從少出現這情況,要從孩子的性格、自尊感、父母的身教或是否有特別學習需要的角度去想想。然而,如某個時候出現了轉捩點,便要深思是否孩子經歷了某些特別的經驗。

 

喜歡獨處

有些小朋友的性格就是比較慢熱,特別喜歡獨處,喜歡一人之境,在當中追尋知識與研究世界,凡事都想了解更多後才開始行動。家長先要接納及尊重他們這份需要,同時間當他們感到被接納後,一步一步幫助他們接觸自己的感覺,學習向人表達自己的情感,透過不同群體性的活動,鼓勵他們與人建立社交關係。

 

身教的重要

小朋友都是從父母身上學習的,父母平日會否多與鄰居、保安員打招呼,會否多願意參與群體活動。對人的態度是友善,寬容,讓人容易接近,還是內心躁動難安,很多時被繁重的工作、電子產品綁架,缺乏與身邊人或子女交流的空間,這一切都是影響孩子如何從父母身上學習怎樣跟別人溝通。

 

自尊感偏低

當小朋友對自我評價不高,內心覺得自己差,下意識覺得身旁的人不喜歡自己,便會容易從人際關係間退縮,對別人的行為說話亦會變得敏感。例如﹕當他向人打招呼,別人沒有回應(背後有很多原因,不是單一原因),自尊感偏低的情況下便會認定別人不喜歡自己。而長期在自尊感偏低的煎熬下,難免會選擇逃避。所以父母需要在生活中肯定子女的價值,給予子女一份無條件的接納,讓子女感到安全和自在,這有助培養子女的自尊感,從而改善人際關係。

 

特別學習需要

有些小朋友出現先天性的發展障礙,是比較難於理解他人的身體語言、「眉頭眼額」、情緒變化及不明文的規則。當他們難以與身旁的人建立情感下,在人際關係上便容易出現困難,變得難以合群。這些情況需要尋求專業人士深入了解小朋友是否牽涉這些因素,其後為他們提供相關的訓練,提升這些方面的能力。

 

心理陰影

如在學校與人交往時被欺凌,小朋友頓時對周圍環境失去了安全感,他們很可能會怪罪自己,或是怕被嘲笑,或是怕被報復,以致沒有說出來,但這些傷害很可能令小朋友在與人相處上變得卻步。父母很需要耐心聆聽,確認子女的感受,繼而引導他們學懂保護自己及拒絕別人無理的要求,亦可向老師或社工一同相討辦法及了解背後原因。當子女的安全感逐漸得到重建,他們會更自在地與其他小朋友交往。

 

 

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輔導組心理輔導員 - 馬慶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