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

訂閱電子通訊

【家好】孩子愛拖延 – My Child as a Deadline Fighter

21-06-2022

孩子愛拖延 – My Child as a Deadline Fighter

有一種戰士,向來無心戀戰,總想留守大後方,直到無路可退時,才在最後一刻出擊迎戰,他就是「死線戰士」(deadline fighter)。

 

的確,很多學子在處理課業時都愛拖延,尤其在悠長的假期,往往於假期完結前的一夜才起動做功課。這種拖延至死線的情況,在大學生甚或成年人當中都很普遍,曾有調查指出,90%的大學生都曾在完成習作的過程中拖延。「死線戰士」(deadline fighter) 正是指把需要做的事情推遲至最後一刻的人。你的孩子也是deadline fighter嗎?

 

「愛拖延」的表現可以是對困難的一種逃避反應,一種自我保護的防衛機制。當孩子感到無力完成艱辛的習作,擔心失敗收場,或已欠下大量功課,不知從何做起,就可能把課業拖到死線才草草完成。

對某些孩子來說,「愛拖延」也可以是一種被動學習的表現,他們或許習慣被催促、脅迫甚至懲罰才會行動,惟有當處分的痛苦蓋過拖延的快樂,他們才勉強開始做功課。

 

有些孩子根本不愛學習,又受其他事情所吸引,所以遲遲未肯專注學習。亦有孩子特別喜愛「衝死線」的刺激,覺得在「死期」緊急應付功課才能發揮小宇宙,激起破釜沉舟的決心。更有人是時間管理出了問題,他們低估了完成課業所需的心力和時間,以為事情還不是那麼趕急,就放慢手腳,結果到了死線,才發現自己眼高手低,誤了大事……

 

作為「死線戰士」的家長,看到孩子不停在學習上「走鋼線」,內心難免又煩又亂。這時,最重要還是幫助孩子了解他/她總在死線才行動的原因;若是由於事情太難,無力開始,不妨建議他/她找人幫忙。若孩子願意,也可給他/她一些學習策略的意見,例如將困難的功課細分成小部分,在每部分各自設置死線,以便逐步實踐,減輕心理壓力。這正如把要攀爬的高山分成數條小路徑,在上面標示已完成的比率,這種「斬件完成」的方法有助鼓勵自己繼續努力,直至完成。

 

若孩子是習慣被催迫或處分才有動力完成課業,這表示他在學習上缺乏責任感,而迫出來的課業成績也未必理想,在趕急完成的過程中或出現焦慮情緒。這時,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回顧「衝死線」引起的壞處,反思這學習方法是否理想,也可建議孩子由「怕被懲罰才行動」轉化為「完成了就自我獎勵」,為自己設立提早完成課業的獎賞。

 

當然,若孩子是十分享受衝死線的刺激,家長想協助他們改變也不容易,我們可看準時機:當孩子不幸失手,衝死線失敗時,家長就可以積極「進言」了,尤其當那是一份團體習作,孩子拖延或會令組員反感,進而影響朋輩關係,對著重爭取朋友認同的少年人

 

而言無疑是一大打撃。

 

正如前述,「衝死線」絕不是年輕人的專利,作為成年人,我們也常因著種種因素而拖延工作。所以在處理孩子的拖延行為上,我們也適宜放下家長的身段,以同理心了解和支援孩子。有時,也不妨把自己「衝死線」的親身經歷與孩子分享,大家「同是天涯淪落人」,孩子感到共鳴,也較樂意跟我們訴說在拖延上的愁和苦,更有動力去改善學習作風了。

 

學校社會工作部 駐校社工 劉蓓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