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ese YMCA of Hong Kong

Languages

Subscribe Newsletter

青年會「燃亮號」計劃踏入五周年

29-02-2016

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

內地每五個小朋友當中,便有一個為「留守兒童」。不少來自貧匱山區的父母為求生計,選擇到城市工作,無奈留下家中老幼,構成「留守兒童」及「空巢老人」等社會問題。為達致「老有所依、幼有所長、壯有所用」的理念,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(YMCA)由2011年開始,開展「燃亮號─山區流動教室」計劃,安排車輛接載義工深入山區,為留守兒童及長者提供社交及情緒等支援,同時亦為當地婦女提供謀生出路協助,希望緩解「留守老幼」問題。

 

為慶祝「燃亮號」成立五周年,向公眾展示「燃亮號」過去五年的服務成果,以及進一步將計劃的義工服務精神廣傳,本會於今天舉行「燃亮號─山區流動教室」五周年活動,除了將過去五年義工服務點滴結集成攝影展外,亦邀請到藝人唐寧及何思諺擔任嘉賓。唐寧坦言:「我自己都是媽媽,明白到離鄉別井外出工作的父母,要為生計而留下子女和年邁父母在家,想起已經覺得很心痛。」她更即場與燃亮號計劃的義工交流及分享過往做義工的經驗。

 

過去五年間,三輛燃亮號車輛已接載逾2,500名義工,先後深入四川省成都及雲南省昆明偏遠山區,探訪及為超過75,000名兒童提供援助,由省縣出發至所到山區,車程最多竟長達八至十二小時,五年間三輛燃亮號已走了125,000公里。縱使歷盡艱辛,義工們亦不辭勞苦繼續參與燃亮號工作,目的只為讓留守人士感受人間有情。

 

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社會服務委員會主席潘展聰董事致辭時,與在場嘉賓分享其義工經歷。他憶述當年到達四川山區與小孩相見時,在場義工無一不感鼻子酸酸,因一眾成年義工均身穿羽絨及厚厚保暖衣物,惟眼前小孩們僅穿薄衣兼拭抹着鼻水,他們雖已年滿十一、二歲,但身型看來六、七歲孩童無異。

 

潘坦言這一幕幕的畫面依然在其腦海縈繞,令人反思留守兒童無論社教、情緒支援及營養均極缺乏,成為本會發展燃亮號計劃的動力,致力提升留守兒童的抗逆力、獨立能力及身心平衡發展,另外亦要強化長者的精神健康,鼓勵他們積極面對困難。

 

燃亮號得以發展至今,全賴眾多企業和善長們的支持。為讓新一代認識「燃亮號」,並將「生命影響生命」的訊息廣傳,本計劃早前已舉辦「我的流動教室」設計比賽,將3,000輛小巴模型派送到中、小學及幼稚園,讓新一代發揮創意,製作心目中的「燃亮號」。

 

適逢今年為YMCA成立115周年,活動現場除宣布冠、亞、季及優異獎共23個獎項,並展示其中115輛優秀作品,同場亦設有「我的流動教室」親子創作攤位,讓公眾即場製作他們的「燃亮號」。

 

「燃亮號─山區流動教室」中學組得獎名單:
冠軍 蒙凱榆同學 (獎狀及禮劵HK$ 2,000)
亞軍 邵諾兒 與 駱昀盈同學 (獎狀及禮劵HK$ 1,000)
季軍 何祉希同學 (獎狀及禮劵HK$ 500)

 

活動相片將於下午五時上載,歡迎傳媒到此連結下載刊登http://bit.ly/1Q3lHcb

 

─ 完 ─

 

關於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是全球基督教青年會運動的一員,又為一建基香港之基督教服務組織,本著「非以役人,乃役於人」之基督精神,聯合同道,推廣天國,致力倡導及培育青年肩負社會責任、關懷祖國、放眼世界;並通過多元化服務、全人發展、對弱群之承擔及推動從個人至社會修和;努力建設一個文明、有愛心的香港。(www.ymca.org.hk